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教学科研  人才培养  招生就业  校友之家  党团概况  学校首页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学者观点|赵德昭,王严,韩宁:提升地方财政治理能力 稳步推进县域就地城镇化


发布时间:2025-07-16 编辑:财税学院 点击:[]


近期,我院赵德昭教授与其合作者的最新理论文章《提升地方财政治理能力稳步推进县域就地城镇化》在2025年7月15日于中央权威媒体新华网正式刊发,文章发布6小时内突破一百万阅读量。新华网是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主办的中央重点门户网站和互联网全球传播与服务平台,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文网站。作为新华社全媒体新闻信息产品的主要传播平台,拥有31个地方频道以及英、法、西、俄、阿、日、韩、德、葡等多种语言频道,重大新闻首发率和转载率遥遥领先国内其他网络媒体。新华网是全球网民了解中国的最重要窗口,致力于为全球网民提供最权威最及时的新闻信息服务,用户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主要观点

在当今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提升地方财政治理能力与稳步推进就地城镇化已成为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地方财政治理能力的系统性提升,是县域就地城镇化战略得以高效落地与可持续推进的核心制度支点,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三重维度:首先,在资源配置维度,依托财政治理现代化工具实施财政资源靶向投放,精准供给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同时,通过建立需求评估与绩效管理机制实现“精准滴灌”,增强城镇对转移人口的“拉力”;其次,在产业振兴维度,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工具撬动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差异化扶持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培育内生财力以缓解县域城镇化建设的资金约束,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持续投入提供自主且可持续的现金流,同时,地方政府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要素双向嵌入与优化重组;最后,在社会公平维度,通过常住人口财政转移支付机制重塑公共服务分配规则,弥合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城乡鸿沟,推动城乡关系从“二元对立”到向"平等互惠"范式转换,最终形成“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居民福祉—高质量推进县域就地城镇化”的正向循环。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财政自给、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举措,持续有效提升地方财政治理能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质量均衡,为县域就地城镇化注入坚实财政与公共服务动能。

原文链接: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3663d4a1865cef20f2349cf3a874d120&timestamp=38219

图/文:王严

排版:王伟崇

初审:徐颖科

复审:赵德昭

终审:彭尚先

下一条:校友风采|韩宁等:Does public data access improve fiscal transparency? --On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from government data platform access

关闭